新闻中心

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
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
全部 276 公司动态 2 行业动态 10

拿到工伤认定书就完事了?还差这两步,少一步可能拿不到钱

时间:2025-08-27   访问量:0
<p>

信息来源:金言法语

不少人以为拿到《工伤认定决定书》,赔偿款就到手了 —— 其实这只是开始。就像违法承揽工程的包工头工伤认定后,还得走流程才能拿到赔偿一样,工伤维权是个 “资格认定→金额确定→执行到位” 的完整链条。今天结合实务案例,说说拿到认定书后必须做的事,少一步都可能白忙活。

一、工伤认定书:只认 “是不是工伤”,不管 “该赔多少钱”

工伤认定书的作用很简单:确认你受伤是因为工作,有资格享受工伤待遇。但具体能赔多少钱(比如是 8 万还是 15 万)、怎么拿、向谁拿,它说了不算。

举个例子:江浙沪地区工伤十级,法定赔偿是 8-10 万,但这钱不会因为你有了认定书就自动到账。得先确定伤残等级,再跟单位或社保部门对接,少一步都不行。

二、关键两步:没这两步,赔偿就是 “纸上数字”

1. 做劳动能力鉴定:算出具体赔偿金额

这是最核心的一步。劳动能力鉴定会给你评个伤残等级(1-10 级),等级直接决定赔偿多少:

十级:7 个月工资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+ 就业 / 医疗补助金(各地不同,江浙沪约 5-7 万);

九级:9 个月工资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+ 就业 / 医疗补助金(约 8-12 万)。

注意:单位可能不服鉴定结果,要求重新鉴定,这是他们的权利,你不用慌,配合专业机构复核就行。但一定要保留好所有医疗记录(CT 片、病历、手术记录),这些是鉴定的依据,丢了可能影响结果。

2. 分情况申请赔偿,不给就仲裁

有社保的:拿着鉴定结果去人社局申请赔偿,社保基金直接打钱给你(一次性伤残补助金、医疗补助金),单位要付就业补助金和停工留薪期工资。

没社保的:所有赔偿都得找单位要。但实践中,单位多半会砍价,这时候就得申请劳动仲裁,让仲裁委按法定标准判。

仲裁时要明确主张 “三个一次性”(伤残、医疗、就业补助金)、停工留薪期工资、护理费等,少一项都可能吃亏。如果单位不执行仲裁结果,直接去法院申请强制执行(冻结账户、查封设备,不怕他不给)。

三、这些坑别踩,否则可能拿不到钱

误区 1:“有认定书就能直接去社保局领钱”

有人拿着认定书就去社保局,结果被拒 —— 因为没做劳动能力鉴定,社保局不知道该给你多少钱。记住:认定书是 “资格证”,鉴定结果才是 “账单”。

误区 2:“单位说私了,就不用走流程了”

不少人被单位 “私了给 5 万” 忽悠,结果比法定标准少拿一半。比如十级工伤法定该拿 10 万,私了只给 5 万,签了协议再想反悔就难了。除非单位给的钱不低于法定标准的 80%,否则一定要走仲裁。

单位耍赖怎么办?

拖着不申请鉴定?你可以自己去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,不用等单位同意;

不服仲裁结果上诉?这是他们的拖延术,你按时应诉就行,法院多半会维持仲裁结果;

判决后还不付钱?申请强制执行,让法院去查他的账户、资产,强制划款。

四、总结:按这顺序走,钱才能稳稳到手

拿到工伤认定书后,赶紧申请劳动能力鉴定(别超过 1 年);

鉴定结果出来,算清法定赔偿金额;

有社保找社保局,没社保先协商,协商不成马上仲裁;

仲裁后单位不付钱,申请法院强制执行。

工伤维权难在 “半途而废”,但只要按流程走,哪怕单位没社保、耍赖皮,90% 以上都能拿到钱。就像那个违法挂靠的包工头,虽然过程曲折,最终还是通过法律拿到了赔偿。


上一篇:工伤赔偿的三个 “黄金时间点”:错过一个,可能少拿 10 万

下一篇:骨折没评上工伤等级?多半是踩了这 5 个隐形坑

发表评论:

评论记录:

未查询到任何数据!

在线咨询
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前咨询专员
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专员

在线咨询

免费通话

24小时免费咨询

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,座机请加区号

免费通话

微信扫一扫

微信联系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