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信息来源:金言法语
工伤赔偿能不能顺利拿到,关键看三个时间点抓没抓住。有人因为晚了 1 个月申请,10 万赔偿泡了汤;有人没在规定时间内复议,鉴定等级低了一级 —— 这些教训太常见了。今天结合实务案例和法律规定,把这三个 “时间坎” 讲透,帮你避开时间陷阱。
一、工伤认定申请:30 天内靠单位,1 年内自己兜底
核心时间点
单位必须在事故发生后 30 天内,向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;
单位不申请的,你得在 1 年内自己去申请,超期就再也认不了工伤了。
关键操作
老板要是说 “先养伤,回头再说”“私了给你点钱”,十有八九是在拖延。这时候别等,赶紧自己准备材料:
劳动关系证明(工牌、考勤记录、微信工作群聊都行);
第一次看病的诊断书(上面的日期是计算 1 年期限的起点);
事故现场说明(有监控调监控,没人证就写清楚怎么受伤的)。
教训:江浙沪有个案例,员工摔断腿后听老板的 “先养伤”,拖到第 13 个月才申请,人社局直接驳回,10 万赔偿一分没拿到。
二、工伤认定结果:60 天内出决定书,紧盯原件别放松
核心时间点
人社局受理申请后,60 天内必须出《工伤认定决定书》。别等单位通知,自己主动去问进度,这东西早一天拿到,早一天往下走流程。
关键操作
别信单位 “已申请” 的口头话,自己去人社局查,万一他们没报,耽误的是你自己;
拿到决定书一定要留原件,复印件没用。后续鉴定、赔偿都得靠它,单位要是扣着不给,直接找人社局补打。
如果是 “在工作岗位突发疾病 48 小时内去世”“抢险救灾受伤” 这类视同工伤的情况,还要多准备抢救记录、公益活动证明,这些材料也得在 60 天内交齐。
三、劳动能力鉴定:15 天复议期,30 天内申请赔偿
核心时间点
伤情稳定后(比如骨折长好、手术后 3-6 个月)就能申请鉴定,人社局 60 天内出结果;
对等级不满意(比如你觉得能评 10 级,结果没评上),15 天内必须申请复查,过了这村没这店;
拿到鉴定结果后,30 天内赶紧申请赔偿:有社保的找社保局,没社保的找单位要。
关键操作
鉴定时材料带齐:身份证、所有病历(CT 片、手术记录不能少)、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,缺一样都办不了。
单位要是对鉴定结果有意见,想重新鉴定,你不用慌,配合就行,省级鉴定机构的结果一般会维持原来的等级。
赔偿款要是迟迟不到账:社保局超过 30 天没打钱,打 12333 投诉;单位不给,直接申请劳动仲裁,赢了之后还不给,就让法院冻结他们账户。
避坑提醒:这三个时间陷阱最容易踩
“先康复再处理”= 坑自己
老板说 “养好了再办”,其实是想拖过 1 年期限。正确做法:一边治伤,一边申请认定,病历后面补都来得及。
私了别在鉴定前签
没做鉴定就私了,很可能被压价。比如十级工伤法定赔 8-10 万,老板只给 2 万,签了协议再反悔就难了。
旧伤复发还能再鉴定
鉴定 1 年后,要是伤处又疼起来,影响干活了,可以申请复查,等级提高了,赔偿也能跟着涨(比如从 10 级升到 9 级,能多拿 5-8 万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