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
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
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
全部 259 公司动态 2 行业动态 10

9月新规:没签合同、放弃社保,这些约定统统不算数

时间:2025-08-04   访问量:0
<p>

信息来源:金言法语

2025 年 9 月 1 日起,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(二)》正式施行,从劳动关系认定到社保争议,这次全都讲明白了。对打工人来说,新规和自己切身利益息息相关,今天就从 6 个关键问题出发,帮你划重点。

一、分不清谁是老板?新规帮你锁定用工主体

很多大集团下面有多家子公司,员工经常被调来调去,一旦出事,不知道该找谁负责。新解释规定:

签了合同的,按合同确认;

没签合同的,综合工作时间、内容、工资发放等因素,看实际是谁在管理、谁在发钱,谁就是用工主体。

比如某集团旗下 A、B 两家子公司共用一套管理班子,员工小李在 A 公司打卡,却一直给 B 公司干活,工资也是 B 公司财务发。按新规,小李的劳动关系在 B 公司 —— 哪怕没合同,也能确定 “老板” 是谁。

二、没签合同,单位啥时候不用赔双倍工资?

以往,只要单位没签合同,就得付双倍工资。新解释明确 3 种情况例外:

不可抗力:比如突发地震,公司办公设备全毁,没法及时签合同;

员工故意拖延:公司多次催签,员工以各种理由拒绝,还不配合提供材料;

特殊行业规定:部分行业有特殊用工规范,符合规定的可不签。

但企业得留好证据,比如书面催告记录、员工拒绝的聊天记录,不然到仲裁时说不清,还是得赔钱。

三、想签 “铁饭碗” 合同,这次有办法了

有些单位为了不签无固定期限合同(俗称 “铁饭碗”),频繁续签短期合同,或者换个关联公司重新签。新解释堵上了这个漏洞:

连续签两次固定期限合同,第三次就得签无固定期限合同;

合同到期后自动续期,累计满 1 年也算 “连续订立”;

员工没犯错,单位不能随便以 “换主体” 为由重新签合同。

只要符合条件,员工有权要求签无固定期限合同,单位拒绝的,要按双倍工资赔偿。

四、竞业限制不是想签就签,得看岗位性质

很多单位不管啥岗位,都让员工签竞业限制协议,限制离职后就业。新解释明确:

普通岗位(如行政、后勤),员工没接触商业秘密的,竞业协议无效;

高管、技术骨干、涉密人员,在职期间竞业限制有效,且单位不用额外付补偿;

竞业限制范围、地域、期限,要和员工接触的秘密 “匹配”,超范围约定无效。

比如某医药公司研发人员离职后,公司不能禁止他去所有药企,只能限制他从事原公司核心产品相关业务。

五、签了 “自愿放弃社保” 协议,依然能维权

现实中,不少单位让员工签 “自愿放弃社保,每月补几百块” 的协议。新解释明确:这类协议违法无效!

单位没缴社保,员工可随时辞职,还能要经济补偿(每工作 1 年补 1 个月工资);

单位补缴社保后,有权让员工退还已发的社保补贴。

要知道,没社保一旦出工伤,单位得自掏腰包赔几十万 —— 别为了省小钱,最后吃大亏。

六、超龄打工人出纠纷,按劳动争议处理

过去,超过退休年龄、已领养老金的人打工,和单位是劳务关系,维权难。新解释改了规则:这类超龄劳动者和单位发生纠纷,统一按劳动争议处理,和普通员工一样,可以申请仲裁、起诉。


上一篇:工伤后没上班,工资该怎么拿?停工留薪期工资的坑和计算方法

下一篇:没有了!

发表评论:

评论记录:

未查询到任何数据!

在线咨询
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前咨询专员
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专员

在线咨询

免费通话

24小时免费咨询

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,座机请加区号

免费通话

微信扫一扫

微信联系
返回顶部